第506章 在太空中的第一个实验基地-《重生:我体内带个台式机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理论上有64平方米的空间,完全像是一个小型家庭住房了!(实际上要少很多)

    这个实验舱,是作为枫火集团在太空中的第一个实验基地。

    届时会容纳至少3人在太空居住停留3个月左右。

    相关技术是华国航天中心共同指导下完成的,因为华国在建设空间站这一块拥有了强大而又实用的技术积累。

    与其江成自己花时间还不断实验,不如让成熟的机构给予指导。

    当然为了得到这个指导,江成同意了华国航天中心可以以合作对象的身份,共同参与到枫火的太空基地建设上来。

    毕竟和华国航天的空间站用途不一样,对枫火集团来说,要建立太空基地,更多不是为了科研任务,而是主要用于建设太空工厂,兼职进行一些材料、碳基芯片领域的科研实验。

    说到底,江成是一个企业家,做这些东西,那是要赚钱的。

    搞发电,那是绝对不赚钱的,至少也不是他来搞。

    太空发电站,江成计算过,就目前的技术来说,又要发电,还要把电转化为微波传到地球上,这个损耗太大,意义不大。

    江成要建的电站那是用来供应太空基地和太空工厂的。

    就在这个时候,屏幕上看到梁春已经从乘坐舱进入了实验舱,到了舱段中的控制台处。

    花了十多分钟的时间。

    随后梁春比了一个“ok”的手势。

    张明达指令长下达了指令,“实验舱释放。”

    只见得枫运一号外部摄像头c的画面占据了主导,那里可以看到,庞大的枫运一号大肚子缓缓打开。ъìqυgΕtv.℃ǒΜ

    一个大型实验舱被自动释放了出来。

    速度看似很快,但其实相对速度几乎是0。

    一个长12米的舱段缓缓释放着,两侧还有些碳纳米线连接。

    紧接着,线收了回来。

    整个实验舱速度稍微慢了一些,和枫运一号缓缓地拉开了一些距离。

    “展开太阳帆板。”张明达下达指令。

    “明白。”梁春平复了激动的心,按下了操作按钮。

    在枫运一号这个合格的边上摄影师的见证下,蓝白相间的实验舱段前后两侧的太阳帆板缓缓地展开着。

    长长的太阳帆板展开,以最优的姿势面对着强烈的阳光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