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虽然要等上一段时间才能抱回家(体内),但江成已经有些迫不急待了。 换了超算之后,再去悄咪咪地摸个精度还高的光刻机来,那岂不是爽到爆了。 只要模拟进了实验室,江成可以先在体内电脑里头扒光了衣服研究电路和设计,以后若是非常有钱了,也能够快速进军光刻机产业。 至于现在,对不起,光刻机是大佬才能玩的游戏,他现在这点钱,等于是找死都翻不起一点浪花的。 而且,光刻机这种产业,属于是高精尖,持续投资大,但市场规模并不是特别大的特殊产业。 当初除了阿斯麦耳,还有尼桑等几个公司都研究光刻机,但最后成本都太高了。 一直亏损,让他们最终放弃了继续深入研究。 唯有阿斯麦耳在西方世界的共同支持下,这才成长了起来。 江成如果真要搞光刻机,也会像枫华微电子一样,由华国公司共同入股,支持研究,而后成果大家共享。 但这个设想,目前来说,还不具备可操作性。 而且江成对光刻机的研究很浅,只限于相关书籍和论文阅读而已。 不过未来却是一个可行的方向。 ---ヾ(????)?~--- 9月中旬的时候,花费巨资的小型超算在专业人员的安装之下,总算是组建成了。 至于操作系统,江成采取的是比较成熟的linux分布式操作系统,仅仅是对自己的小型超算的算力调度上进行了简单优化。 但时间紧,江成也不算是非常精通操作系统方面的知识,暂时是能用,但还不是最优化的结果。 当然,耗电也是大户,峰值算力每小时耗电将达到七八万度以上。 两个机柜,有着大量的网线相连,把各个计算机集群在一起,通过高速传输通道,分布式并行计算。 在开机试运行后,边上的屏幕上显示了linux桌面,里头有着任务调度管理软件,以及基础的c语言编译器等软件。 在公司的人员都走之后,江成伸手摸上了机柜。 为了导入超算这些庞大的硬件,江成做好了充分的准备。 他先是把目前体内电脑处理的相关设计资料、软件以及接口补丁程序进行了备份。 又将计算机超算的各类bios、高速互联网络系统等都准备好了。 通过接口程序补丁,江成不再是要依靠物理电流的电击,而是可以通过生物电流主动触摸。 第(2/3)页